 | |  |
 | 1岁男婴,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天就医,查血常规:血小板1万,红细胞、白细胞正常,住院初步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先作骨穿待结果再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还是先治疗,再骨穿检查?
对ITP的诊治,国内注重血细胞常规、形态再加上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来确诊后给予丙球和甲强龙冲击治疗,这样可能会延误治疗。我们的做法是:先骨髓穿刺,待检(以助诊),接着行丙球和甲强龙冲击治疗。这样做也有弊端,一次的骨穿结果是否完全可靠,还有患儿血小板极低时进行骨穿,剧烈哭闹有加重出血的危险,尤其是颅内出血。英美国家并不主张先行骨穿,认为骨穿的临床意义不大,只有当丙球治疗无效时才考虑骨穿。所以,建议你完全可以先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待血小板恢复到一定安全范围内时再行骨穿检查,这样做,不违背国内ITP诊治规则,经得起他人质疑。
个人认为诊断更重要
骨穿、查血小板抗体是必查的
否则使用丙球后查血小板抗体不准确,另外激素早期使用会影响骨髓象
我们医院血小板1万左右的血小板照样可以做骨髓,没有那么脆弱
其实国际上对血小板减少症早已不是以前的2万以下输血小板,1万以下才输注血小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