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叫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由于机体内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血小板生成减少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群中,ITP发病率为5-10/10万,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育龄期女性和儿童群体。由于ITP患者血小板的减少,极易引发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则会死亡。 因此,ITP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在治疗方面,临床及患者仍面临挑战。 传统的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一线治疗方案,虽然在患者初始治疗时可以达到血小板升高的目标,但从长期来看,其引起的副作用可能超过临床获益。此外,绝大多数ITP患者会发展成为慢性,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艾曲泊帕便利的口服方式,提高了用药依从性,多个研究一致显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后,30%左右的ITP患者可获得停药后长期缓解。 艾曲泊帕2018年在中国上市,为中国ITP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新选择。作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获批的非肽类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艾曲泊帕用于治疗既往对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反应不佳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并减少或防止出血,现作为中外ITP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优选方案。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被纳入乙类《药品目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