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当中,使用免疫治疗已经有重大的发展,有两个新药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最近在美国报刊上登录过,在医疗领域会看到免疫的治疗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结合。
然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直充满了各种风险。2006年,英国一个著名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就因为志愿者产生严重反应而被迫中止。这一失败也导致了该公司关闭。在各种反应中,高烧是免疫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情况。通常,患者发烧都会被看作是治疗的“副作用”而加以处理,包括使用抗菌素和降温药等。但是在免疫治疗中情况却很不相同,因为病人“发烧”尤其是某种程度的“高烧”,往往是达到治疗效果的必然途径。
“高烧”的秘密
科雷医生并不是使用“免疫治疗”第一个人,但他很可能是意识到患者“发烧”和免疫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第一人。
当克雷医生因为再次失去一位癌症病人而在苦苦寻找新疗法时,一个案例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名为Smith的病人在手术切除肿瘤两周后不幸染上了传染性皮肤病:丹毒。感染期间,病人连续高烧长达一周。在这次感染消退后,病人不幸再一次被感染,并再一次发高烧。但就在病人退烧后,奇迹发生了:他的手术刀口痊愈,所有的癌瘤都消失了。克雷医生由此判断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发烧”是造成癌症消失的直接原因,并开始为他的下一个患者采用“丹毒”治疗。其反复试验了4个月,采用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细胞株后,病人终于开始发高烧。一个星期后,高烧消退,病人的肿瘤也消除了。这次主动性感染试验和科雷医生以后的很多病例都证实了“发烧”在免疫治疗过程的关键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发烧是免疫系统在对抗外来感染时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机体体温,加快各种生理活动,包括免疫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分裂,以对应危机。从免疫细胞发现“侵入者”,到机体整体进入“作战状态”,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系列蛋白因子来协调的。这些因子有时被称为“炎症因子”(inflammation factors),有时被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s)。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各种“白介素”(interleukins)和“干扰素”(interferons)。
最早被发现具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它是注射“科雷疫苗”小鼠血清中产生的一种可以用来导致其他小鼠肿瘤坏死的蛋白,因此一度被认为是“科雷疫苗”的主要抗癌成分。TNF经过临床试验后被批准用于治疗某些癌症。白介素2(IL-2)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细胞因子,被批准作为单独用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肾癌等;干扰素也是常用的抗癌细胞因子之一。
大部分细胞因子本身没有不具备杀死癌细胞的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是通过刺激患者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他们的主要副作用也类似。其中最主要的“副作用”就是“发烧”,严重时会发生“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