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部分医生偏激性的选择不输注血小板,还让下级大夫传承该概念。
本人想谈谈到底该不该输注
从法律层面上讲: 重型ITP患者血小板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合并有致命性的输血,无论中国的指南,中国的专家共识,人民卫生出版社从第5版开始直到第9版,均在危重症血小板减少症中指出需要血小板的输注。再笨的患者也知道饿了需要吃饭,如此简单的道理到了某些医生那里却行不通。如此浅显的道理,且有指南指导,故一旦双方出现医疗纠纷,院方获胜的机会很小。
然后咱们从学术专业角度再讲一讲为什么需要血小板输注。
1 ITP是排除性诊断的疾病,一个疾病要排除性诊断就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大量的鉴别诊断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可以等待,诊断可以更改,诊断可以从新再来,生命不能等待,更不可能从新再来。诊断ITP正确,你输注血小板有指南的支持,教科书的支持。如果诊断ITP不成立,输注血小板就更正确了。
2. 关于血小板抗体:抗体是针对抗原产生的,一个蛋白质有许多抗原决定簇。极端假设为所有的抗原决定簇均产生了抗体,但大家别忘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还有弱和强,人体内许多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非常弱的,比如乙肝的表面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就不是很强,假设很强,乙肝病毒的清除就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血小板是一个细胞器,就有磷脂表面和众多的蛋白质,从而推论其具有巨量的抗原决定簇。这个问题太难以理解了。我们把血小板想想成一个人,有针对胳膊的抗体,有针对大腿的抗体,有针对指甲的抗体,有针对头发的抗体,有针对汗毛的抗体,有诊断肺部的抗体,这么多抗体一定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 想想一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几乎人人存在抗细胞核抗体,即ANA阳性。但只有个别患者存在血液系统损害,即使治疗后其ANA 仍阳性,白细胞仍持续正常。 3. 关于T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细胞毒T细胞在体内是有数的,相对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的数量,其微不足道。血小板可以进行饱和式攻击,为保护我关于生命的血小板阵地,可以输注外源性血小板做盾牌,维护生命存在。
4 部分患者无效输注,输注的血小板到底有无有效。血小板是细胞器,它首先的作用理论上讲到人体后立即贴血管壁,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在行使了功能。更何况相当部分患者血小板输注计数还是升高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