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听从医生的情况下,吃了药之后,血小板还是不稳定,这个可能不只是吃药的问题了,也有可能是对药产生抗药性(耐药性)了,还有可能是患者本身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具体情况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来看:
一、会反复感冒、过度劳累
无论是对于小儿、青少年、年轻的还是老年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反复的感冒、长期的感冒、经常的感冒很容易就会导致血小板数值的反复。其次是劳累,特别是家务活每天都做的特别多的,从事工作量大并且反复的工作等。
这种情况下,病人需要当活动与休息。不能劳累,建议从事较为轻松的工作,如果血小板过低,就需要病人先暂时停止工作,好好的休息一下。患者的居住环境及自身应保证清洁,温度适宜,远离密集人群,避免交叉感染,房间要注意开窗通风。还可通过中药调理身体,改善易患病的体质。
二、并发症多
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不只是血小板减少,还有其他并发症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比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紫癜等情况,有的原发病是癌症、肝病等继发引起,这些情况都会侧面导致血小板数值的反复,特别是存在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可互相影响。
找到并发症的病因,针对病因及时治疗。
三、饮食、病程
病人可能习惯吃一些辛辣的、垃圾食品等,尤其是正在服用中药的患者,如果饮食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血小板的波动;二是病程长,越长越难治。
那么患者需要在饮食方面,可以补充高蛋白的食物,而一些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遵医嘱服药,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用药不能吃吃停停,很容易导致病情发展成难治性血小板减少,降低康复希望。
四、常规用药
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提升血小板,减低免疫反应,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巨噬作用。但是长期服用激素类药品,赖药性越来越大,出现毛多、肥胖、水牛背等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还是会反复。
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逐渐减停激素,但减药及停药过程中,应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原来症状复发并加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