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平均体积”是否会影响到ITP的康复?
经常有患者打来电话咨询,血常规单子上除了血小板计数以外,血小板平均体积等项目代表了什么?会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恢复吗?
血液病科专家表示:我们都知道,血小板(PLT)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是(125-350)×10*9/L。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分布宽度的异常,都可以帮助大家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于疾病的治疗。
血小板平均体积的临床意义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使血小板减少时,MPV减少;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而减少时,MPV增大;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
2、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qu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3、MPV增大可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4、MPV减少可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