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治疗方法: 采用环孢菌素A 4~6mg/(kg·天),分2~3次口服,连服2~3月。 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2~3月。定期监测环孢菌素A浓度、血常规、肝肾功。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内环境平衡紊乱有关。多数学者认为体液免疫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机体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抗体,受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系统迅速清除而发病。 细胞免疫在ITP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免疫调节细胞中的T辅助细胞(Th)和T抑制细胞(Ts)相互诱导、相互制约所能形成的T细胞网络,以及效应细胞间通过分泌淋巴因子相互调节,是决定免疫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ITP患者Th细胞减少,Ts细胞增高,Th/Ts比值降低。 环孢菌素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介导的异基因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抑制活化的T细胞合成和释放白细胞介素Ⅱ等淋巴因子。 环孢菌素A对 B细胞也有作用,能抑制某些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刺激的抗体反应。 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11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副反应轻微且可逆,多可以耐受。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选用环孢菌素A治疗可作为一种挽救性治疗措施。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