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很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在急性期都会用丙种球蛋白来冲击数值,尤其是青少年患病群体。但对于丙球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制很多患者及家属并不明白,今天就此问题进行相关讲解! 丙球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丙种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也成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蛋白质剂,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药物。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 治疗方面主要用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也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 丙球对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主要机制是: 第一,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 第二,阻断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效应; 第三,增加IgG的分级代谢率; 第四,IVIG可增加抗血小板IgG的清除率。 上述第三点可相应增加了抗血小板IgG的破坏,进而有利于提升血小板数值。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期间,丙种球蛋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看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存在疗效代谢(效果持续时间有限)所以一般用于应急治疗,不建议多次反复输注。 针对此病真正有效的治疗思路是清除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抗体,使生成的血小板不被破坏。除了治疗以外,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适当加强个体调护,有利于稳住血小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