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MYH9相关疾病(MYH9-RD) 被定义为一种生后即有大血小板性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包涵体,并可能在生命任何阶段合并进展性肾病、耳聋或白内障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编码非肌球蛋白重链IIA (NMMHC-IIA)的MYH9基因突变引起,是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包括了过去的May-Hegglin 畸形、Sebastian 综合征、Fechtner 综合征和 Epstein 综合征。NMMHC-IIA是肌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所有造血细胞类型中均有表达,在细胞运动性、细胞分裂、趋化、吞噬和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于肾脏、耳蜗内和晶状体中。
MYH9-RD的临床表现 ➤出血:与血小板数目有关,患者可有所谓的出血综合征,如易出现淤斑淤点,月经过多和鼻衄或牙龈出血。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往往在外伤后或手术前查血才发现血小板减少。 ➤肾脏受累:约30% 患者有肾脏受累,可在30岁前出现血尿、蛋白尿,且有70%肾脏受累者最终进展为肾衰竭。 ➤白内障:有超过10%的患者可有晶状体混浊。 ➤听力缺陷:进行性听力受损是MYH9-RD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外损害,约有60%的患者受累,表现为双侧感音性听力损害,发病早晚与基因突变类型有关,儿童或者青春期发生听力受损多于30岁前发展为耳聋。
MYH9-RD的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 体积:自生后即出现的巨大血小板,在外周血涂片中清楚易见,而自动血细胞检测仪主要通过血细胞大小辨识血细胞,会把这种巨大血小板计为红细胞,而导致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目都低于实际值。 数目:个体差异较大。由于普通检测仪测定血小板数多低于实际,显微镜检是检测血小板数目、进而评估出血风险的必要检测手段。
➤白细胞: 外周血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内包涵体,即杜尔样小体((Dohle bodies),是胞浆 NMMHC-IIA 聚集所形成,所有MYH9-RD 患者中性粒细胞中都可以经免疫标记法探得,是重要的确诊指标。
MYH9-RD的治疗 主要为防止出血,输注血小板提升血小板数目,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艾曲波帕)等,而针对ITP的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等基本无效。 MYH9-RD在临床上少见,并且极易被误诊为ITP,对于生后即出现血小板少,病史长,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尤其当合并耳聋、肾损害和(或)白内障时,应怀疑本病可能,外周血涂片是诊断本病的简单有效的手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