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再障有轻重缓急之分,治疗方法要对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血液病,分为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型障碍性贫血。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下面是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临床症状的区别。
根据再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多以贫血、出血为首起表现症状。早期表现出血与感染,随病程的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黏膜外,还常有深部出血,如内脏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多见,严重者发生败血症,病情险恶,一般常用的对症治疗不易奏效。还有因感染而导致高热,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的高温之中。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较为缓慢,病情较轻,多见,起病及进展较慢。贫血多为主要表现,感染和出血均较轻,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发生高热时比急性再障少见,感染相对容易控制。女性可表现有月经量多,很少有内脏出血。感染以呼吸道多见,合并严重感染者少。少数病例病情恶化可演变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每位患者症病情表现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表现对症用药。采用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这些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促造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1、急性再障:对于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来说,主要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而定。
2、慢性再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用综合性治疗、雄激素、必要时可给予造血生长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再障患者要依据病情来选择相应治疗方案。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程较长,患者长期服药,副作用很难避免,建议多种方法配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减轻其他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