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每年的初春季节,都是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高发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容易受到“牵连”。普通人感冒还好说,吃点药就能有所缓解,但是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说,每次感冒都生怕引起病情反复,更不敢乱吃药。 在引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众多因素中,药物因素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药物毒性让骨髓受抑制,常见药物如:① 抑制型药物有苯类,抗肿瘤药物,磺胺类,抗癫痫及抗糖尿病药物,雌激素,氯噻嗪等;② 免疫型药物有解热止痛剂,奎尼丁,地高辛,苯妥英钠,头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金盐制剂;③ 直接破坏血小板药物有注射用肝素。 那血小板减少患者感冒后,还能吃感冒药吗?能的话,可以吃哪些药呢? 专家表示,血小板减少患者感冒后是可以吃感冒药的,只是在选择感冒药的时候,要注意避免那些会对血小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比如血液病人血象低时不宜服用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成分药物。建议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感冒以中成药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不适,选择对症的药物。 ①:体温在39℃~40℃左右,可服用“清开灵口服液”;仍不退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具体用量遵医嘱。 ②:体温在38℃~39℃左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羚羊角粉”,儿童减量服用。 ③:体温在37℃~38℃左右,且有咽喉疼痛、鼻流黄涕,宜服“西羚解毒丸”、“羚翘解毒片”、“感冒清热冲剂”、“板兰根冲剂”。 ④:鼻塞、流清涕、咽痒,宜服“通宣理肺丸”。 ⑤:流黄涕、有黄痰、咳嗽,宜服“止嗽青果丸”。 ⑥:咳嗽、咽干,宜服“桑菊感冒丸”。 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发觉感冒后,是必须要积极接受治疗的,防止感冒发热等情况造成血小板反复,同时在选择药物时要慎重,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