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规范与改良激素用法是防治复发的重要探索之一,如现在对于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推荐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较之通常口服泼尼松治疗获得持续缓解者多,疾病反复者相对降低。建议应用激素期间,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监测血小板计数及出血倾向,逐渐地规律减量。 病毒感染导致病情加重、复发亦不容忽视。国内研究表明,病情反复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约58%~71%总病毒抗体阳性,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异常,可降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率。 间断丙种球蛋白干预,服用免疫调节或增强剂,有一定防治病毒感染效应;临床观察显示,介入中医药治疗可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可获得病情稳定、减轻出血、减少反复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降低血小板减少复发率,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休息与活动 病情轻或缓解期患者可酌情进行适当的活动,但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劳,活动需要体力过大时,护理者应给予帮助。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暂停活动。 2、饮食与营养 康复期患者的饮食应按医嘱执行,如果不能保证必要的进食量,应及时告知医生和营养师,以便及时调整。 3、环境与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严格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少接触探望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居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2次,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学监测,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大剂量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应做好保护性隔离。 4、心理与护理 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心理支持,关心爱护患者,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警惕其情绪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