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发表者:庄万传 人已读
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非常多见,主要包括下列原因: 1. 妊娠相关性 血小板减少症: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因为为妊娠后血容量增大 ,相对血小板减少而不是血小板破坏增加引起 ,血小板下降程度多较小 ,病情相对较轻 ,分娩后多可自行恢复; 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血小板下降程度多较重 ,血红蛋白、白细胞多正常 ,巨核细胞显著增多伴成熟障碍 ,如不积极治疗多危害较大; 3. HELLP综合症:即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综合征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HELLP综合征进行性的,只有终止妊娠才能有效消除病因,改善母婴预后,一旦确诊在48 h内终止妊娠,尤其当胎儿窘迫、病情恶化、可疑DIC时,应尽快结束分娩,延迟分娩会造成不良后果; 4. 其它相对少见的疾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妊娠期间合并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对母婴危害较大,病情容易反复,尤其在分娩、手术、麻醉过程中易发生严重出血,以至影响妊娠结局,所以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降低风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