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9个月大的宝宝发烧了,去医院检查出来是血小板减少,全身出紫斑点,医生考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办理住院时,被告知床位已满,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一医院,都没有机会住进去了,所以只好求助于我。
  宝妈说她宝宝是我用中药调来的,之前她患不孕症到处求医问药治疗过几年,我一用药就调好了,那现在得病也就想着我一定能治。问我能不能看?我理解这话的意思,给我一些压力,让我给这孩子上点心看病。
  我让她下午门诊时来看。现场看病,记录如下:
  女,9个月7天,前天服用西药退烧后又发烧,仍38.5度,现腿、臂、臀、背部,均有紫癜。
  吃奶睡觉易出汗。
  昨手足心烫,今天仅手心烫。
  血小板36(正常:100-378),白细胞4.87(正常:5.5-12.0)余正常
  平时哭时眼周有出血点。今天哭泣时流清鼻涕。平时一直胆小。
  常常打嗝。自2个月大时,下巴下面就有红血丝暴露出来,现在也是这样的。
  怕热,但是上次受了风寒后,打过喷嚏。
  现在哭闹不安,大人抱着,不愿意看陌生人。
  乘孩子哭时看到的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摸寸口脉:滑数。
  在处方开好后,宝妈在离开诊室时说一句:这么小的孩子常常会叹气。我说这是对的,她有心事。
最后一句记录是补充说明前面诊断的。
  下面分析一下:
 1. 辨阴阳:
  发烧,但舌不红,苔不黄,虽然怕热,不见得是热证。偏于阴证。
  脉滑数是热,但不一定是阳证,因为一是孩子的脉本来偏滑数,二是发热时热迫血行。但总体来说,滑而柔和,说明生命无大碍。
 2. 辨病位:
  紫癜在表皮,说明两个,一是有可能是外来邪气,二是可能内在问题表现于外。但都表明疾病有向外透发的机会。
  从平时胆小,易打嗝气,平时得病的部位就在里面。
  可以确定,此时是虚弱证,偏于里虚寒,但有向表皮透散出去的机会。
  3. 处方:
  原则上是扶正祛邪。
  正气虚弱要补。邪气有,或者说体内有病邪欲外散,应顺势而为。
  选用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紫草、仙鹤草。
  小柴胡汤是扶正祛邪的,常用于补元气,升提中气。补中益气丸和它十分相似的结构。关键在于柴胡用量大小。
  柴胡在此为扶正祛邪,故可用10克。
  桂枝汤是在外可调营卫,祛外风邪,在内可化气调阴阳。
  这两个方都是可以补元气的。只是小柴胡汤走三焦元气,桂枝汤走脾肾的元气,健脾胃补肾阳,间接地对心肝阳气有温补作用。
  加紫草是透邪外出。紫草去紫斑有好处,不论寒热虚实均有益。
  仙鹤草是扶正气,而性偏平和略凉,仙鹤草有补肾托邪气外出的作用。
  4.预后:
  估计这孩子体质偏弱,性格特点偏内向,胆小,多为阳气虚弱,脾胃也不太好,所以本次治疗后,将用归脾汤,小柴胡汤调整,或者柴胡建中汤调理身体,后面再观察了。
  以上就是过程。
  处方3天。
  服药后的情况:
  宝宝能口服就口服,实在不行,就用药水洗澡擦身体了。
  孩子的皮肤也是可以吸收药液的。
  当晚服药后烧退,未再烧起来了。后面都是洗澡了。
  第二天宝宝全身出疹子了,颜色鲜红,身体不痒。这疹子与之前的紫癜颜色不一样。说明不是病情加重,而是病情好转。
  出疹后,宝宝精神良好。
  出疹后到了中午睡觉,11点-下午3点一直睡得很熟,醒来后精神好。
  嘱咐过几天去复检后再来诊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