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是组成人体血液最主要的部分,保持着血液的平衡。那么,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这是很多人困惑不解的问题。接下来还是由我院专家详细的给您讲解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中医古籍虽无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现代中医认为两者均为“虚劳”、“虚损”或“温病”范畴。其发病原因有因先天不足而致者,亦有因起居、饮食失调所致者。正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中所述:“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半产漏下”,“亡血失精”,“风气百病”等均可导致五劳虚极之疾。我院血液病诊疗科专家组根据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治疗应以“补虚”为基本治则,并创立了“血系激活重建疗法”和系列汤剂,根据所在脏腑及阴阳的盛衰而采用不同的汤剂治疗。本病中医临床辨证,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最为常见。 气血两虚型。是白细胞减少症最早出现的证型,常见于本病的轻型患者,一般白细胞计数在3.0×109/L—4.0×109/L,患者初始往感觉有明显的周身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夜寐多梦,心神不安,舌质淡,脉细弱等症。治应益气补血,益气以补益脾气为主,补血以补肝血为主。偏气虚的以“归脾汤”益气养血,气血两虚的用“八珍汤”气血双补。 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者常在3.0×109/L以下,此时常出现气阴两虚证候。患者除全身乏力外,还可出现反复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等症。治疗则用“益气养阴汤”,酌加清热解毒之品,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脾肾阳虚型。重度慢性白细胞减少症或伴有全血细胞减少时,由于气血虚弱不能化生精微,最终将出现脾肾阳虚的症候,有的患者常常并发瘀血。前者表现面色苍白,精神委靡,畏塞肢冷,懒言少语。腰痛痛膝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周边有齿痕等。治疗则用“温阳汤”,即温脾阳、壮肾阳、补气血之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