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帖最后由 itp病家园 于 2020-1-13 14:45 编辑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下面就让血液病治疗专家组带大家了解一下。 溶血性贫血如何缓解 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或者是新生儿的这种免疫溶血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的药物来进行相关的治疗,这个时候可能会因为这些药物产生副作用,一定要及时调理才行。 患者溶血性贫血特别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但在某些溶血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量输血还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所以应尽量少输血,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饮食上更要注意吃补血的食物,比如是猪肝,平时多吃动物肝脏,豆制品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都是不错的。 溶血性贫血是血癌吗 溶血性贫血不等于血癌病,溶血性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加速,导致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