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患儿家长: 大夫,您好,女儿今年两岁,之前因感冒发烧住院治疗,后来因皮肤出血点检查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当时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值只有3,其他项均正常,输了几天丙球,血小板恢复正常。 几个月后感冒一次,发现血小板数值再次降低到50多,请问医生,孩子用做骨髓穿刺检查吗?接下来的治疗怎么做?这个病能治好吗? 血液科主任: 首先,孩子初诊血小板减少并非骨髓穿刺检查,从孩子的病情来看,做骨髓穿刺检查并非必要,但做骨穿的目的是除外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早期再障等,可根据病情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酌情选用。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血小板数值,如果发现血小板数值持续降低,要及时给予适当规范的治疗,尤其是当血小板降低到30以内,发生出血的风险增加,需要重视。 一般来说,小儿急性ITP80-90%病例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有10-25%病例转为慢性(病程超过1年),慢性者1/3-1/2病例5年内可恢复正常,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往往更能够让孩子病情好转,避免反复。 孩子患病过程中或者是预后,主要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感冒后该病容易反复,因此平时需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尽量减少感染。 (2)因预防接种会诱发该病反复,故近期不主张预防接种。 (3)保持大便干燥——可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口服乳果糖等保持大便通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