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拔牙”不单是对于青少年儿童,对于一些成人,老年患者也可能面对此情况。对于血小板减少患病群体,当数值低下,又伴有牙科疾病需“拔牙”时,能否顺利拔牙?如何安全进行?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拔牙有危险吗?血小板数值低下能否拔牙? 我们通过总结了几十例有关存在:刷牙出血史、无急性感染及活动性出血、排除凝血因子异常的病例,大多数年龄都是成人,血小板有的在90,有的在40,有的则只有30左右。 总结拔牙的顺序 需要先麻醉,注射麻醉剂应缓慢,传导麻醉时进针深度宜浅。然后进行拔牙,若骨阻力明显,宜采用劈牙的方式减少阻力,减少组织损伤,刮净肉芽组织及牙碎片,缝合牙龈。最后做拔牙创处理。压迫止血10分钟,若有活动性出血,取止血海绵蘸凝血酶松松放入拔牙创,用浸用止血芳酸纱布压迫止血,观察30分钟,如创口仍有渗血,以浸有盐酸肾上腺素的棉球压迫,待出血减少时重复上述方法。 Ps:止血海绵具有粘附聚集血小板的作用。凝血酶用于创面后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止血芳酸起抗纤溶作用,保护形成血块,盐酸肾上腺素促使毛细血管暂时强烈收缩延缓出血,有利于出血处用药。 有关病例治疗结果 通过以上的拔牙方式,这几十例患者当中,数值大于90拔牙创伤通过常规压迫就可以止血。数值低于90高于40的病例中,有三例常规压迫可止血,其他需要外用止血药才可以帮助止血。而对于数值较低处于30左右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凝血较好用一次止血药就可以止住血,其他三例需要多次用药才可以止血。 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患者拔牙应持谨慎态度 对于急性期的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群体,也就是处于不稳定期,属于拔牙禁忌症范围。一般认为血小板数值大于90×109/L不发生异常出血,血小板数值小于50×109/L手术时会有异常渗血,有些血小板减少患者输血小板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无效性输血板,因此局部止血尤为重要!(也不排除一些抗性耐性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麻醉,拔牙顺序中第一步是麻醉,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传导麻醉有可能刺伤血管造成组织内血肿,所以注意麻醉药应缓慢减少压力,进针深度宜浅,以防刺破血管。医学者认为,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水平的患者,拔牙时可先行局部止血措施,如不奏效再行补偿治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