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什么疾病?这是贫血的一种类型。在医学上,贫血是用于描述患者的红细胞过少时的医学术语。红细胞是体内携带氧气的细胞。如果红细胞过少,身体将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 免疫系统“攻击”红细胞,产生了自免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是因为身体的抗感染系统(称为“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杀灭病原体。如果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并开始攻击健康细胞,则患者可出现“自身免疫”应答。如果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红细胞,就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大约半数的患者中,医生并不清楚导致本病的原因。在极少数情况下,某些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引起自免溶血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①:感染,如肺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②:某些类型的癌症,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 ③: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狼疮患者中,自身免疫系统可攻击全身各处的细胞和器官。 关于自免溶血的症状有哪些? ①:肤色苍白或眼睑内侧的黏膜发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通过轻轻下拉下眼睑而看到这种组织(称为“结膜”)。该组织会呈苍白色,而非其正常的淡红色; ②:感到非常疲倦; ③:心跳快速; ④:呼吸困难; ⑤:头痛和肌痛。 如果怀疑自身得了自免溶血,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做血液检测,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测是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也称“Coombs试验”)。这项检查可判断是否有红细胞受到免疫攻击的征象。 在治疗方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涉及到降低免疫系统活性的药物,比如激素,其次是中药、切脾、输血、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等。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可以改善贫血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