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去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是来自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因此获得了价值700多万元人民币的诺贝尔奖金。 这个研究听起来似乎很深奥,但通俗点讲,就是如何控制生物钟转换对身体的影响。这项研究揭示了细胞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制,但我们只需要明白,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与生物中保持一致的生活方式,最为健康。 我们人体中的各个脏腑,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钟,它们会按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可能造成节律紊乱,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这项研究与血液病人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认为,血液病其病位在血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主生血,肾主骨生髓,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入所致。 因此,血液病人养肝护脾强肾,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应这些脏腑的生物钟,按时起居,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生活规律才能活得长久。人的健康可以说几乎都由生物钟掌控,遵循生物节律,顺时而动,便可延年益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