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孩子2岁半,13年4月份发烧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30 ,其余指标都还正常,入院用激素3天升到195,出院,出院后医生未让带任何药物,前十来天都很正常,后面身上就时常会有出血点出现,但每次验血常规血小板都在正常范围;到6月中旬又一次发烧,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就降至39,入院,激素5天治疗165,出院,现在已经出院40天了,身上又开始反复有出血点出现,主要实在膝盖和屁股上,一碰撞就会起来,而且每一个点都有粗的记号笔的笔头那么粗,感觉跟第一次的状态一样,孩子在不间断地血常规检查中,每次的血小板比积、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这三样都时不时的会比正常范围的最低标准低;第二次出院后10天左右在家又发了两次烧,第一次发烧是间隔的发烧,晚上将近20分钟后退烧(37.5度),第二天早上又烧(37.5度),差不多20分钟后有退烧,去查血小板由晚上发烧时查的板数140降到75,烧退后第二天再查,又升到126,但间隔一天后又发烧,但这次观察血小板没有掉下来,在140左右,到现在血小板一直在正常水平,最近一次查是231,心里非常纠结,为什么血小板数正常,其他指标也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身上一直会有出血点呢?(注明:只是在磕碰或是大人用力抱握情况下发生,自身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很少自发性的起血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