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出生时间2014年8月,出生体重3.6kg,出生身高48cm
2015年11月3日,孩子当时1岁3个月,体重11.5kg,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住院治疗,血液检查发现血小板只有37(单位10^9L)。做骨髓穿刺后,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注射9支(2.5g/支)丙球蛋白治疗,一周后血小板上升至238。于是出院,出院时未开药,之后连续两周复查皆正常,然后停止复查。
2015年12月6日,接种流感疫苗。(主治医生之前并未告知丙球后半年内不能接种疫苗)
2016年2月16日,接种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
2016年12月20日,复查血小板224
2016年3月16日,接种甲肝疫苗,HIB疫苗。
2016年5月8日,复查血小板63。
2016年5月9日,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入院时化验血小板56。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全套结果为:巨细胞病毒IgM弱阳性IgG阳性,肺炎支原体IgM弱阳性,血小板抗体HPA阳性,采用注射6瓶丙球蛋白、头孢、阿奇霉素治疗。一周后血小板升至188,然后出院,出院后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4片/日,每片5mg,升血小板胶囊,咖啡酸片进行治疗。之后每周复查血小板正常,将泼尼松片递减,6月12日停药。
停药后每周复查都正常。
2016年7月8日复查血小板,降至81,于是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4片,一周后血小板升至215,然后将泼尼松片降至每日3片,吃药一周后血小板降至97,之后又升至4片持续吃药,但是血小板不断减少。
2016年8月7日降至10。
2016年8月8日,到河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丙球5支+地塞米松5mg/天,治疗3天后,血小板升至144。继续治疗4天后,血小板检查为413。于是出院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4片),升血小板胶囊,咖啡酸片。
2016年8月22日血小板复查为225,于是将泼尼松片降至3.5片。
2016年9月5日血小板复查为68,又将泼尼松片升至4片。
2016年9月7日血小板复查为34。2016年9月8日血小板复查为30,在偃师人民医院注射丙球5瓶,口服泼尼松4片
2016年9月9日,血小板为74,泼尼松4片
2016年9月10日,血小板为145,泼尼松4片
2016年9月20日,血小板为220,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3日,血小板为244,将泼尼松降至3.5片。
2016年10月10日,复查血小板为49,将泼尼松升至4片。
2016年10月13日,血小板为48,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16日,血小板为41,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18日,郑大一附院测板32。第二次骨穿(位置脊突),结果为符合itp髓象。病毒全套化验显示,EB病毒Igg 阳性,巨细胞病毒IgM弱阳性,巨细胞病毒IgG阳性,
肺炎支原体 阳性。
医生给药:更昔洛韦分散片,一周,
阿奇霉素吃3天,停4天,吃三周。
脾氨肽冻干粉三周。
丙球2瓶(按0.4g/kg)----本周一次,第二周再用一次
泼尼松片4片
氨肽素一次一片,一日三次
咖啡酸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
2016年10月20日,住院,查血小板22,丙球两瓶, 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21日,血小板100, 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22日,血小板189, 泼尼松4片
2016年10月28日,血小板130,入院丙球2瓶,同时把泼尼松减至3.5片
2016年11月4日,血小板214,泼尼松3.5片
2016年11月13日,血小板101,泼尼松3片
2016年11月21日,血小板100,泼尼松2.5片
2016年12月5日,血小板62,泼尼松2片
2016年12月18日,血小板32,泼尼松1.5片
2017年1月2日,血小板37,泼尼松1片
2017年1月16日,血小板25,泼尼松0.5片
2017年1月30日,停激素。
注:以上醋酸泼尼松均为5mg/片,丙球蛋白均为2.5g/瓶
2017年6月9日,腹泻,大便呈粘稠水状,并且呈红色,血小板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一周后大便正常
2017年7月1日,扁桃体发炎,发烧38.5°,血小板29,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017年7月8日,身体正常情况下,验血小板62
2017年7月11日,扁桃体发炎,发烧39°,验血小板10,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017年8月29日,呕吐,扁桃体发炎,发烧38.5°,验血小板148,常规治疗
2017年10月1日,鼻塞,偶尔咳嗽,复查血小板49,中性粒11.7,白细胞17.3,细菌感染,用头孢,以及相关药物5天后,症状消失
2017年10月14日,复查血小板201
以上为我家的治疗史,后续不断更新!同时祝愿ITP家园宝宝血小板高升,快乐每一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