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说,因为皮肤上有很多出血点,要绝对卧床休息,防治碰撞伤或活动后引起自发出血,因为这种出血很难止住。
同时,这类患者往往还存在看不见的消化道黏膜出血,因此他们最好吃流质食物,绝对不要碰坚硬的食物,以防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
而在一般情况下,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只要及时救治,住院治疗10—14天就能康复。但其中也有20%—30%的急性患者,在治疗了半年以后都没什么效果的话,就会转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成医生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停止治疗的情况下,血小板数量还能维持在5万—6万,这部分人完全不用处理,也不会影响到生活质量。还有一种是血小板比较低,可能需要终身激素治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发出血,一般生活也不能自理。”
曾有一位20岁的姑娘,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已有两年时间,因全身皮肤再次出现瘀斑和瘀点,到医院就诊,当时检查血小板只有9000,而用了激素治疗效果也不好。然后又去尝试别的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怎样,现在还在靠中药维持。
“在临床中,我们最怕遇到的,就是对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或是激素治疗的量一减下来,血小板就控制不好的患者,因为他们转为慢性或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很高。”成医生说。
寒冬将至,感冒的病人明显增多,这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但要是你在感冒后皮肤出现小红点,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这可能是你得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小红点会越来越多,而且还会将急性病拖成慢性病,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每每到了冬春感冒高发季的时候,杭州市三医院血液科就经常会接到此类患者。
“这些患者通常以为自己是皮肤过敏,到皮肤科就诊验血后发现血小板极低,然后才被转送到血液科。”该院血液科成志副主任医师说,很多时候,是患者对该病认识不多而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