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稚阴稚阳”体质与免疫力低下
稚者幼也,发育不成熟。“稚阴稚阳”指儿童体质属于阴、阳均未充盛,有待健全。
中医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与儿童免疫力低下、免疫不健全意思相同,决定了稚阴稚阳之儿童难以适应和抵抗自然界气候变化,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对儿童ITP的治疗,还应重视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力,这关系到血小板水平的改善、恢复和稳定。
呼吸道感染与儿童ITP的关联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A:儿童ITP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之后,即呼吸道感染是儿童ITP的始动因素;
B:儿童ITP治疗过程中,血小板的恢复受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血小板反复下降、血小板波动较大不能稳定、反复鼻腔出血等不能改善;
C:随着中药改善儿童免疫力,年龄增长提高免疫力,最终恢复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D:中医药调节改善儿童免疫力的常用治疗方法有:补益肺气、益气固表、健脾益肺、健脾益气、健脾补肾、温补脾肾、肺脾肾同治等多种思路方法,如果配合温阳扶正的灸法、小儿推拿之法,联合、长期坚持应该有更好的疗效。
2、儿童“纯阳”体质与热盛迫血
“纯阳之体”:指的是小儿体质纯阳、体质偏热性,热性体质比较容易出现化热、化火现象。比如:流鼻血、容易出汗、夜间汗多、口气重、大便干结燥、夜间磨牙、手足心热、身体发热发烫而体温不高(有家长描述),而“流鼻血”是热盛迫血的经典表现,这些都是“纯阳之体”的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发生的情况。因此肺胃实热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是临床常见证,无不与“热”有关。
如果对“小儿纯阳”之体质没有充分认识,没有解除小儿纯阳后的化热化火之“病因”要单纯直接改善“血小板减少”这个“病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