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患者:皮肤上莫名出现了很多瘀斑瘀点,到医院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数值很低,医生说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病,它与白血病有关吗? 专家解答: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是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导致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会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有患者看到自己皮肤上长了瘀斑,就认为自己可能得了白血病,对此感到很恐惧。其实,ITP与白血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危害也是完全不同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而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它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虽然这两种病在症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疾病危害,治疗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专家提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一种良性血液病,只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病情很容易控制,因此,确诊ITP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