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写这篇文章,记忆被拉回到2011年。那年,我在医院的普外科实习,一天,我们组接到了一个20来岁的女性患者,因“腹痛、腹胀”来院,我们按照腹痛查因的熟悉套路给她排查: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肠梗阻、妇科疾病……结合临床和检查结果,“都不支持啊”,带教老师说。由于患者腹痛、腹胀厉害,我们用腹腔镜对病人进行了腹部探查术,除了发现腹部有大量浅黄色的积液,没有发现腹部脏器的明显异常病变。常规留取了腹腔积液检查(后证实是漏出液),并无太大收获,对该病人的诊治进入了僵局,一下子无从下手。然而,在随后的诊治过程中,老师细心地发现,患者有口腔溃疡、脱发的现象,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还出现过面部皮疹、关节肿痛。口腔溃疡、脱发、面部皮疹和关节肿痛等一系列症状是否会跟腹痛、腹胀有关系呢?于是,诊治的思路开始转向风湿病,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自身抗体、补体等检查,患者的疾病终于得到明确。原来,患者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导致腹痛和腹胀。随后患者被转入风湿免疫科,接受SLE规范化治疗,症状好转出院。至此,柳暗花明,谜团终于被解开。
SLE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系统,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活动期SLE患者大多数有全身症状。约90%出现发热,还可出现疲倦、乏力、体重下降。也可有皮肤与黏膜表现,在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是SLE特征性改变。其他皮肤损害有光过敏、脱发、手足掌面和甲周红斑、盘状红斑、结节性红斑、脂膜炎、网状青斑、雷诺现象等。同时,SLE也常常出现口腔溃疡或黏膜糜烂,还可出现关节肿痛、肌痛、肌无力。
然而,SLE患者还可以出现内脏器官受累,如心、肺、肾等,出现相应的症状。还可累及消化道,出现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常常掩饰了SLE疾病本身,给临床诊治带来重重困难。因此,了解SLE的消化道表现,可以加深我们对SLE的认识,更精确及时地诊治SLE患者。
以脏器损害分类
1. 胆囊炎:SLE引起的胆囊炎,多为非胆石性胆囊炎,原因包括黏膜血管炎、胆囊动脉炎、周围动脉瘘口、浆膜腔炎。
2. 肠道病变:包括肠系膜动脉炎、肠系膜血管炎、狼疮性肠炎、假性肠梗阻、蛋白漏出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
3. 胰腺炎:SLE出现胰腺炎并不常见,发生率为0-8.2%,多出现于有其他脏器活动的SLE患者。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胆结石、饮酒等导致的胰腺炎。
4. 肝损害:高达60%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可以出现,但很少是因为SLE本身引起,需要寻找感染因素以及用药因素。
以症状分类
1. 吞咽困难:高达13%的患者可以出现,可能原因为食道肌肉、血管、神经受累,导致食道运动异常。
2. 腹水:据统计,约有8%-11%的SLE患者有腹水,多为漏出性腹水。
3. 便血:包括间断血便和持续大量血便。病因包括SLE病情活动、合并感染以及少数为用药因素。
4. 腹痛、腹胀:40%的患者可以出现腹痛,可伴随腹胀、恶心和呕吐,可因上述各种脏器损害出现,也可能因为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急腹症较少见,但可致命,如溃疡穿孔、肠管缺血坏死、急性胰腺炎。
5. 慢性腹泻:少见,病因包括狼疮性肠炎、蛋白漏出性肠病,常合并腹痛、低蛋白血症、凹陷性水肿。然而,SLE患者低蛋白血症更多是因为肾脏受累引起,需要注意鉴别。
SLE患者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均可受累,其病理机制如上所述可能有多种,包括血管炎、肌肉萎缩、肌肉炎症、内脏平滑肌或肠道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消化道症状可以是SLE患者首发和最突出的表现,甚至出现急腹症,有文献报道SLE活动所至急腹症死亡率高达38%。因此,当SLE患者出现急腹症时,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必须尽早明确急腹症的原因,给予紧急、强化治疗。
小 结
面部皮疹、明显脱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症状是SLE的常见症状,血液检查“三低”以及尿蛋白阳性亦是SLE常见的异常检查结果。然而,SLE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消化道也未能幸免。熟知SLE消化道症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治疾病,对病人也大有裨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