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及表现是“老话重提”,但大家不得不重视,对于可能发生的出血现象,甚至是大出血危险,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积极防范。 什么情况下,需要防范血小板减少患者大出血呢? 如果没有什么出血现象、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身上皮肤的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就暂时没有风险。 如果有大出血,一般会有征兆 1、如在原有安静的、平稳的情况下出现了新的、活动性的出血,甚至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的淤青和口、鼻出血,要小心。 2、老年人、合并疾病多而重,体弱者,有高血压,突然暴饮酒,情绪过于激动波动太大,特别是几个危险因素叠加,出血风险会大增。 3、湿性出血是危险信号:持续月经不止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口腔血泡,鼻血,牙龈出血不止,特别是后者,是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4、单一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颅内出血的风险,老年人明显高于儿童和年轻人。 5、急性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的重度血小板减少比单一免疫性血小板重度减少引起的颅内出血风险大。发生的颅内出血大多发生在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特别是老年人。 对策及思路:治疗上以控制出血、防范大出血风险为第一要则,这时候西药如激素基本无效,或者用了也是摆设没有意义。反而中药意义重大,中药止血有肯定疗效。 中医认为,凡有出血,必定有热,要么实热,要么虚热,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虚热养阴清热或益气止血,而西药没有清热作用,故这一阶段治疗有必要结合中医治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