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增多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一些感冒,炎症感染的患者,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偏高,就会问医生:我这个血小板高这么多,严不严重? 其实,依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有不同的分级: 轻度增多:血小板计数范围在500-700 中度增多:血小板计数范围在700-900 重度增多:血小板计数范围在900-1000 急重度增多:血小板计数>1000以上 而血小板增多又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单或多克隆异常或TPO生物学异常所致;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多是由于各种血液或非血液病刺激巨核细胞生成所致。 血小板增多的并发症主要是血栓及出血,通常发生于血小板显著增多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出血几率远高于血栓发生率,因此,对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尽早确诊明确病情后采取治疗措施很必要。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如下,满足前3条或第1及3-5条即可诊断: ⑴ 血小板持续大于 450×109/L; ⑵ 存在致病突变基因(如 JAK2 或 MPLTpo 受体突变); ⑶ 除外其它骨髓增殖性疾病(尤其 CML、MDS、真红、或骨髓纤维化); ⑷ 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诱因且贮存铁正常; ⑸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形态异常,网状纤维通常不增多。 此外,在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增多的情况下,区别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持续时间更久,可能是数月,数年,部分患者伴有脾大现象,出血或血栓现象较之常见,血小板计数高于1000趋势明显,血小板功能异常等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