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有些医患矛盾是由于说话不当引起的,前几天就因此而发生了一个冲突。此事一直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不吐不快。 一个患者由老婆陪着来看病,看上去是做小生意的,患的是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一天十几次,大便脓血,到处治了几年无效。看过后,我开了六付含有十味药的方子。他老婆看了说,才这么几味药?随后她拿出到北京求医开的方子让我看。我一看,洋洋洒洒三十几味药,也看不出是什么思路,再一看价格,七付药九百八十多,随口就嘟囔了一句:有钱没处花了! 没想到,他老婆听了很生气,跟她丈夫说:咱不拿了,他说咱有钱没处花。随后就一直在不停地诉说不满,搞得我心烦意乱、很难沉下心来继续看病。在店员劝解和她老公坚持下,她同意先拿三付药试试。一划价,三付药五十多块,她一听不吭气了。趁机我给她解释说:我不是笑话你,是说你花这么多钱到处治病,又没有效果,太冤枉!你急于求治,有人就抓住你这个心理狠宰你——特别是看你是外地人,我是根据病情需要给你开药,病重不一定药就贵,病轻也不一定就便宜,也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一样。 其实类似事情经常发生。常有患者问我,颈椎不好要不要做个磁共振?腰椎不好想做个CT?胃痛要不要做个胃镜?我经常正话反说:你钱多的实在花不了了,就去做。一般患者都能听出话里的意思,不会产生误会。但前几天发生的这件事,还是给我一个教训:好话也要好好说,还要看面对的对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