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艾曲波帕对于很多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说都不陌生。它是一种促血小板生成素的非肽类小分子受体激动剂,目前作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二线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同样,也适用于脾切除术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需要一直艾曲波帕吗? 艾曲波帕结合于骨髓巨核细胞上TPO受体( c-Mpl)的跨膜区,引起细胞质的酪氨酸激酶Janus 2(JAK2)和酪氨酸激酶2(Tyk2)的活化,随后引起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5( STAT5),MAPK, PI3K 激酶磷酸化,诱导巨核细胞从骨髓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血小板生成。 一般来说,艾曲波帕口服1-2个星期之后,体内的血小板就开始升高,出现治疗的效果。 但临床上也存在部分患者刚开始服用艾曲波帕有明显提升数值的效果,但服用一段时间之后疗效逐渐下降,甚至无效,那么,这种情况一直服用艾曲波帕作用并不大。 此外,血小板减少患者一直服用艾曲波帕的话,同样也有副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肌肉痛,感觉异常,胃肠道不良反应,芥末出血等;会引起肝毒性,需定期查肝功能,且本身肝功受损患者,不宜用药。 综上,单纯服用艾曲波帕并不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最佳选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