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是人体负责止血的血细胞,血小板低最大的危险就是出血风险,血小板越低,出血的风险越大,出血的严重性也就越明显。如果血小板数量轻度减低,比如血小板数量大于50000/mL,人体一般没有明显出血的情况,也可以耐受一般的手术,如拔牙、肝穿刺等等。但是如果一般数量在50000/mL左右,就不能耐受普外科手术,如开腹手术、剖腹产手术等等。如果血小板数量低于30000/mL,就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就是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出血的情况,病人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斑,严重者还会出现鼻腔、牙龈出血。所以血小板低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出血,需要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查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给予对应的治疗。
低于多少有危险?
临床上认为血小板大于30,自发性出血风险相对较低;血小板小于30,尤其是小于20的时候,出血风险成倍增加,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皮肤黏膜出血,脏器出血,甚至脑出血。其中皮肤黏膜出血危险较小,一旦出现鼻出血、口腔出血,需要提高警惕,积极输血小板治疗,因为鼻出血和口腔出血部位接近脑子,脑出血风险极大,一旦出现脑出血,死亡率会升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