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女儿9岁,19年7月27日出现腹痛症状,脚上出现红点,经查血和B超,被县医院确认为淋巴结肿大,输液治疗1周无效。之后双腿出现大量红点,孩子膝盖开始疼,双脚肿大,腹痛,再到县人民医院检查说是紫癜,立即住院,8月3日、6日查尿时均无蛋白,但是潜血++,9日出现尿蛋白2个+,24小时尿蛋白1864,住院十天花费6000余元,县医院说是已经引起紫癜肾建议转院。12日到济南市儿童医院检查,13日做肾穿刺,穿刺后尿常规发现尿蛋白3个+,24小时尿蛋白3343,穿刺结果紫癜性肾炎(系膜增生伴局灶阶段性坏死,ISKDC IIIa型),医院说结果比较严重,进程太快,建议口服激素治疗加环磷酰胺免疫冲击(2周一次)。
我家人都十分着急,想了解下孩子此病能否治好,或者得到控制。如果控制不好后果是如何?家中尚有2周岁孩子一个,我和她妈妈一直照顾住院的女儿,小得照顾不上,心情十分焦躁,望您百忙之中给予实在的解答,谢谢!
肾穿刺报告,荧光检查全部正常,光镜检查,镜下共见31只肾小球,其中1只呈球性硬化,余各小球系膜基质轻度增多,节段性系膜轻度增生,个别小球可见节段性内皮细胞增生,4只小球可见节段性硬化灶,与包氏囊粘连,1只小球包氏囊内可见小细胞性新月体。轻度小管间质病变,间质灶性纤维化,少量炎细胞浸润,小管小灶性萎缩,小血管无特殊。
[backcolor=rgba(247, 247, 247, 0.53)]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8年制定的临床分型方案[1,2],将研究对象分为4种临床类型:微量蛋白尿型、轻度蛋白尿型、中度蛋白尿型及重度蛋白尿型。按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协会(ISKDC)分类标准,研究对象病理分级为I~IV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