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近日,《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杨仁池/张磊教授团队关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CD8+免疫抑制性T细胞能力评估及探寻缺陷原因的研究成果。文章第一作者为李慧媛副研究员及博士研究生关悦,通讯作者为杨仁池教授及张磊教授。 许多免疫学异常参与了ITP的发生,包括Ts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缺陷,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异常等。最近文献报道,MSC能促进Ts细胞的分化。课题组比较了ITP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来源MSC(BM-MSCs)诱导Ts细胞的能力,发现与BM-MSCs共培养能明显上调CD8+CD28-Ts细胞的比例及免疫抑制功能,但ITP患者BM-MSCs上调Ts分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机制研究发现MSC一方面通过释放IL-6抑制Ts细胞的凋亡进而提高Ts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促进Ts细胞中IL-10的分泌、促进Ts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的活化抑制提高Ts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而ITP患者这几方面的能力均弱于正常对照,可能是ITP患者BM-MSCs诱导Ts缺陷的部分原因所在。采用脐带来源MSC与ITP患者Ts细胞共培养后能有效纠正ITP患者Ts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缺陷。 该课题是从 MSC诱导 Ts 细胞分化角度对 ITP 患者免疫失耐受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为揭示 ITP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同时改变传统 ITP 治疗旨在通过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减少血小板破坏的思路,为 ITP 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及思路。 本研究成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工程创新医学项目的支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