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如何治疗? 发表者:邱志远 人已读
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是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出现 CIT 后,后继的治疗可能会延迟或减低剂量,从而使患者的疗效受到影响。一些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不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为预防重要脏器出血,需要输注血小板,还增加了治疗的费用。 血小板的寿命是 8-10 天,所以一般是在化疗后 7 天开始下降,化疗后 14 天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 28 天到 35 天恢复。 化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IT)在临床上比较,但并不是所有的 CIT 都需要干预。 只有那些使出血风险增加的的 CIT 才需要治疗,简单的以血小板水平为判断标准,就是75×109/L,一般只有低于这个水平才给予 IL-11 等细胞因子治疗。主要的治疗选择包括促血小板生长因子,以及在严重血小板减少情况下的血小板成分输血。 一、注意休息,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比如牙齿出血,鼻出血等; 二、口服药物,如咖啡酸片; 三、加强营养,饮食调理; 四、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白介素-11(IL-11)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但是起效时间偏晚。 五、血小板输注 对于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是最快、最直接的处理,一般以血小板计数<20×109/L 作为血小板输注阈值的。 临床情况永远是复杂多变的,多咨询医生没有错! 医学期末监考,不论哪一国学生,认真程度都是一样,争取考出好成绩,也许中国人民的健康责任就在你们身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