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症多属于免疫病灶,因此不容易误诊,不过,无论确诊检查还是治疗,都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不要再小门诊草草了事。
“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因很多。该病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治疗反应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孙竞介绍,不仅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白血病,其他系统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等均可继发血小板减少,还有先天性和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因此存在不遵循规范诊治以及误诊漏诊的风险,对此,强调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
有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因为没有明确的病因,往往会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短期内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来升血小板,通常效果还不错,当病情正常后,就马上停药了。 “近年生活质量分析发现,ITP病人如果没有接受规范诊疗,其生活质量甚至低于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表示,目前ITP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避免过度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普及ITP的规范诊治中的迫切任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