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近来有几例从外地来的患者到我的门诊上,大都是反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激素什么时候停药?反复治疗无效,治疗一年以上,激素药无太大疗效,血小板一般维持在40左右,低的时候只有10左右,身上有出血点。也有患者使用激素药治疗,血小板能够升到100以上,但是停药一段时间,血小板又降到20以下。 有家长觉得是药三分毒,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就不想给孩子用这类药。但是除了激素类药物和中药以外,其它药物和治疗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中药起效较慢,并且疾病在发展期时,发展速度较快,中药起效速度低于疾病发展速度,所以在此期间务必用激素维持血象。激素药加中药,这个过程中中药起一个辅助调理的作用。待血象在激素作用下稳定在一个数值,而这时中药在一定的积累下开始发挥药效则可以逐量递减激素药量,直至最终停用激素类药物。 对危重型ITP如存在广泛的粘膜出血、脑出血或其它致命性出血可能以及不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如孕妇、糖尿病、溃疡病、高血压、结核病等患者或急诊手术、分娩等需迅速提升血小板的ITP患者,可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抗-RH(D)免疫球蛋白对儿童型ITP疗效占优,价格更便宜。不良反应主要为自身免疫性溶血。 当然,有些患者用激素类药物血象没有增加,激素类药物无效后则可考虑其它手段,例如免疫抑制剂、切脾等,相对影响会更大。脾切除前必须对ITP的诊断重新评价。脾切除术禁忌症为:年龄小于2岁;妊娠期;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脾切除有效率为70%-90%,一般术后1-2天血小板开始上升,10天左右达到高峰。 切脾后难治性ITP患者应重新考虑激素。对于激素、脾切除疗效不佳的ITP患者可考虑重组促血小板生成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血栓形成、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当监测血小板计数调整用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反复,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务必定期监测血常规,平时注意避免感染。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量避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