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只要血小板减少,就能确诊血小板减少症吗?
有很多患者来咨询,体检后发现血小板减少,那这是不是只要血小板减少就能确诊血小板减少症呢?答案:不是的,血常规检查固然重要,但是还要通过其他检查来确诊。
1、血象:急性型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数常<20×10*9/L,慢性患者一般在(30~80)×10*9/L之间。急性型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慢性型可见巨大及畸形血小板,表明血小板更新加速。
2、骨髓象: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慢性型增多显着,急性型幼巨核细胞增多,但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多数患者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正常,部分生成减少,骨髓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3、凝血功能检查: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清凝酶原消耗不良,但血小板计数比上述试验更精确,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正常。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条件,判断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骨髓穿刺检查在确诊病情的同时,可以排除其他相关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再障,MDS等;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我们可以判断出血小板减少的病程进展程度,有利于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方法,用药的调整等。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众多,甚至有些病人做了骨穿后也查不到病因,更不用说单做血常规检查了。在明确病因病情后,才能采取针对性有效的诊疗措施,因此一定要结合众多检查结果来判断病因所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