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从血常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即便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受到一些外界因素或者是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导致血小板数值上下浮动,一般这种情况不需要过度关注,对健康无害。但如果血小板数值上下浮动太大,就要当心了! 临床上,血小板高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炎症感染,分娩,缺水,剧烈运动后,都可能引起血小板数值的升高,但如果血小板数值过高,就要引起注意了,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很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增多现象,且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尤其是五六十岁的老人。 如果检查发现血小板数值过高,尤其是在500以上的,要尽早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而言,出血和血栓是其主要危害和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脾大。 1、 出血 血小板偏高容易引发出血,其中以牙龈出血和胃肠道出血较为常见,严重者会导致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2、 血栓 血小板偏高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但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中国统计30%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 3、 肝脾肿大 多数患者血小板偏高可发现肝脾肿大,其中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现象。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检查发现的血小板异常升高现象,一定要尽早明确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