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初诊血小板减少,很多患者都感觉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治疗,怎样才能将血小板数值升上来!其实, 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仅仅是治疗还是不够的! 发现血小板减少,首先要明确原因 血小板为什么会减少?对于伴有其他症状表现的患者,可以到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进行骨髓穿刺,自身抗体检测,肝肾功能,感染筛查等,以明确病因病情,循因而治。 而治疗方面,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西医对症治疗 治疗过程中, 多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球治疗,一般清下下,血小板数值可明显上升,症状消退;病情反复不愈,激素丙球治疗无效者,采用免疫抑制剂,雄性激素,美罗华以及输注血小板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还是无效,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切脾治疗。 西医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多,尤其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感染,同时,效果短暂,需要反复或长期用药。 其二,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显著的优势,副作用少,对全身症状的改善也很明显。本病属于中医“发斑”、“ 血证”范畴。多由于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日久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主要分为三种证型: 1、热毒炽盛证:在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发热烦渴,尿黄便秘,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可用清营汤。 2、阴虚胃热型: 在血小板减少同时,常伴手足心热,颜面潮红,烦渴盗汗,头晕,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可用玉女煎。 3、脾虚气弱型: 在血小板减少同时,常伴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病史较长,反复发作,舌质淡,苔白,脉弱。治宜益气摄血,可用归脾汤。 最后,在饮食方面,也需要血小板减少患者多加注意,尤其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避免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出血,同时,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适当搭配花生衣,莲藕,阿胶,红枣等,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帮助多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