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包括其针对性白血病治疗的部分靶向药物,虽然比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更加精准,但对于患者来说,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副作用表现,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白血病患者吃靶向药“出皮疹”这严不严重?
这也是患者们口中常说的“破相”副作用,也是比较突出的表现,大部分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不能继续服药以及危及到生命安全!
因此,别以为皮疹就是皮肤上起点点,有时候痒起来,难受起来,也是要命的很。
为什么靶向药会导致皮疹表现?
虽然目前靶向药导致皮疹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出现皮疹属常见现象。靶向药治疗出现的皮疹越严重,还可能提示疗效越好,专家通过多组临床研究足以证实,皮疹的出现及其程度可能是靶向药治疗临床获益的标志,皮疹越严重,可能提示疗效越好(并不能认为,无皮疹一定意味着治疗无效)。因此患者无需太多顾虑;可针对皮疹不同分级,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举几种常见靶向药,出现明显皮疹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吉非替尼的皮疹发病率为44%,厄洛替尼为75%,伊马替尼为15%,索拉替尼34%,埃克替尼40%,而西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等也有10%左右发病率,可见皮疹发病常见性。
出现皮疹需要治疗吗?按照分级来决定!
1级:丘疹和脓包/斑丘疹小于10%体表面积,伴有或不伴有症状(瘙痒、敏感、发热等);
2级:丘疹和脓包/斑丘疹10%-30%体表面积,伴有或不伴有症状,有心理障碍,影响工具性日常工作;
3级:丘疹和脓包/斑丘疹大于30%体表面积,伴有或不伴有症状,个人处理能力受限,需口服抗生素等药物;
4级:丘疹和脓包覆盖在任何体表面积,伴有或不伴有症状,需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危及生命;
5级:死亡。
此外,靶向药出现的皮疹,多呈粉刺或痤疮样,主要位于皮脂腺分布的部位,即颜面部、躯干上部,出现时间为治疗后1-2周,常在第3-4周达到顶峰,可以自愈或再现,具有可逆性,并随治疗终止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