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者是功能减退而导致止血栓的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使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当血小板严重减少时可以引起明显的出血现象,严重者可伴有颅内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对于血小板危矣的患者一般是采取输注血小板或者止血剂的治疗方式,但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都不是特别的理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系生长、分化、成熟的一种细胞因子,近年来发现有促血小板成熟的作用。 “rhTPO”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无出血症状; 有效:血小板上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基本无出血症状; 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减轻; 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 Ps:有效=显效+有效+进步。 血小板减少症是重症病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过度激活、消耗、破坏、骨髓抑制等多种机制均可导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调控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特异性升高血小板。 有研究表明rhTPO是目前应用于科研以及临床升高血小板作用最强的药。rhTPO可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以及分裂成有功能的血小板,并可以作用于早期的干细胞,扩大定向巨核细胞系祖细胞池。在原始的造血细胞进行重要调节,在早期的造血调控中作用比rhIL-11更加明显。 综上,rhTPO可有效促进外周血小板恢复,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显著,可耐受性好,对于血小板数值急骤低下,数值危矣的患者,是可以一线选择的急救性治疗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