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为孕妇自身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的病症,又被叫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妇产科较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之一。那么孕妇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办?
病因 分类: ITP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 1.急性型 好发于儿童,多发生于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患者血清中有较多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lgG)明显升高。 2.慢性型 以成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多无明显感染史,慢性型ITP好发生于妊娠期,并且容易复发,因此,目前认为雌激素增加血小板被吞噬和破坏的作用。 大多妊娠可使病情恶化或使处于缓解期的ITP病情加重。但妊娠本身一般不影响本病的病程及预后,因此合并ITP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由于TTP孕妇体内血小板降低,对妊娠的影响主要是出血问题,尤其是血小板低于50×10^9/L的产妇。
治疗方法 1.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腔粘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对出血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如下特殊疗法。 2.输新鲜血或血小板: 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 3.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①降低毛细胞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②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IgG的产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特别是2周内)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疗。用药原则是早期、大量、短程。一般用强的松60mg/m2×d(2mg/kg×d)分2~3次或清晨一次口服。若出血严重,强的松可用至120mg/m2×d口服或用氢化可的松400mg/m2×d或氟美松10~15mg/m2×d静脉点滴,待出血好转即改为强的松 60mg/m2×d。一般用药3周左右,最长不超过4周,逐渐减量至停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治疗好得比较快?专家提示:患者可据实际情况,适当参加锻炼,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弓随感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