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川崎病(婴幼儿多发的疾病——血管炎)
清晨七点的儿童医院,接踵摩肩。 到处是婴儿的啼哭,幼儿的吵闹,家长的躁烦。 分诊的护士到了,家长们着急地奔蹿。 孩子带着睡意出门,裹着襁褓在父母怀中安眠。 维持秩序的保安,粗声地吆喝着注意安全。 喇叭里的叫号广播,让家长的耳朵时刻紧绷着弦。 清晨七点的儿童医院,接踵摩肩。 我的心有万般的忐忑,祈盼着孩子的平安。 戴着卡通的口罩,生怕他再受到感染。 迈着急促的脚步,上上下下的往返。 孩子还无法理解疾病的严重, 只是不舒服,饱受着症状对身体的摧残。 家长们互相打量着,等待中不时几句寒暄。 清晨七点的儿童医院,接踵摩肩。 替孩子生病,成了家长此时的夙愿。 一条条长长的队伍,免不了磕磕绊绊,只要不碰到孩子,大多悦色和颜。 大屏上的数字翻滚,吸引着无数凝望的视线。 过道走廊里,每一个孩童乱跑的身影,背后都有一对紧盯的双眼。 这些天真的孩子,过早地感受了疾病的纠缠, 稚气的眸子,略显着几分怠倦。 可是,诊室里的医生,依然是那样不紧不慢。 电脑前,依然留存着几张检查单。 清晨七点的儿童医院,接踵摩肩。 无论你来的多早,永远有人比你排队靠前。 拿着开出来的单据,像士兵冲上了前线。 和时间赛跑,争取结果能出现在大夫下班之前。 事与愿违,检查结果迟延。 无论多贵的号,都只能重挂一遍。 走廊小憩,听到很多医患之间的传言。 抱着孩子,只能默默为他祈祷祝愿。 抬头一看,太阳被高楼大厦遮住了半边脸。 打开手机,回想出发时间是早晨五点半。 清晨七点的儿童医院,接踵摩肩。 早已忘记是哪一届的什么会议,提出过大病不用出县。 迭代更替,现在看病还是这么困难。 一些疑难杂症,根本就不敢在小的地方看。 家中六大一小,这小家伙可容不得任何怠慢。 再扫一次就诊卡,结果终于出现。 飞奔诊室,牢记医生的片语只言。 诊断结果,一个月后,重复今天所有的一遍。 药量稍加,孩子体重早已大于之前。 一个月后的儿童医院,依然是接踵摩肩! 今天带着小鲁班做出院后的第二次复查,具体经过上述那个像散文诗一样的文体,已经描述的差不多了。在这里,我说点儿心得体会吧。去儿童医院,先挂一个普通号,跟医生说明诉求,让医生给你开出来要检查项目的单子,然后带孩子检查完了,挂专家号或者更好的。让专家们看看。 然后说说川崎,我儿子这次检查,大夫多开了一个“果糖”的药,孩子有点儿心肌损害。其余的都没有变。一个月后再去复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