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患上血小板减少的人们都知道,治疗血小板减少不是今天明天的事儿,必须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这是为何?#血小板减少#
一、起病隐袭,病因复杂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有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获得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等因素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导致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等现象。
2、血小板破坏过多。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的是脾功能亢进。
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患者需要做详细的检查来明确病因。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病因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但肯定的是,如果患者及时发现异常,就可以争取到最佳治疗时间,血小板也可以在没有更多外力破坏的前提下很快升上来。
”
二、治疗滞后,方法欠妥
血小板在人体内的正常值是(100—300)×10^9/L,当低于1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急性期,有典型的出血症状,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因此,治疗早晚很重要!!!
临床上,最初治疗血小板常采取西医治疗来稳定病情,避免出血症状进一步恶化。但长期靠吃激素药物是无法根治病情的,治疗血小板减少需要从免疫入手,激活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才能让板值真正升上来。
三、护理不足,饮食不当
不论患上了哪种血液疾病,患者都需要清楚一点:护理很重要!不要以为在医院治好了,回家就可以高枕无忧,继续以前“放肆”的生活,那样你会很快感受到啥叫“复发”!!
血小板减少也是一样,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
1、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活动,以免磕伤碰伤。
2、学会一些简单的出血应对对策,出血现象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3、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4、合理饮食,建议高蛋白饮食,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吃对止血有利的荸荠、莲藕、荠菜、黑木耳、梨、鲜枣等;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猪肚、蛋黄、油菜、大头菜、菠菜等。(不同患者体质、病情有异,详情遵医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