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单是靠医生护士的诊断照顾,还需要得到患者配合。特别是对于
血小板减少症等出血性疾病,如果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生活不当,熬夜通宵,情绪经常剧烈波动,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急骤下降!细数排列,生活中经常影响到血小板数值波动的因素:
①饮食、病程。
这分为两块来讲解,一是饮食,老是吃一些辛辣的、垃圾食品等,特别是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病人,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血小板的波动;二是病程长,越长越难治。
调整:饮食方面可适当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食物,保证必要的进食量,而一些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遵医嘱服药,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用药不能吃吃停停,很容易导致病情发展成难治性血小板减少,降低康复希望。
②并发症多。
血小板减少症的一部分患者本身不单单只有板低的情况,还合并其他的情况,比如
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
紫癜等情况,有的原发病是癌症、肝病等继发引起,这些情况都会侧面导致血小板数值的反复,特别是存在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可互相影响。
调整: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及时治疗。
③感冒、劳累。
无论是对于小儿、青少年、年轻的还是老年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反复的感冒、长期的感冒、经常的感冒很容易就会导致血小板数值的反复。其次是劳累,特别是家务活每天都做的特别多的,从事工作量大并且反复的工作等。
调整:对于这部分病人,适当活动与休息很关键。不能劳累,建议从事较为轻松的工作,倘若血小板数值过低,则需要暂停活动与工作,卧床休息。患者的居住环境及自身应保证清洁,温度适宜,远离密集人群,避免交叉感染,房间要注意开窗通风。还可通过中药调理身体,改善易患病的体质
④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首选药,它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减低免疫反应,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巨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获较快好转,但减量停药很容易引起血小板反复。
调整:配合中医中药治疗,逐渐减停激素,但减药及停药过程中,应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
以上这四点因素是影响血小板数值波动的主要因素。对血小板减少患者患者而言,积极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急性期,因此在疾病发现时及早治疗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