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血液病范围内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值越低,出血的概率就越大,尤其是数值针对低于20的患者。 所以,在临床上病友迫切需要一项针对性的治疗来稳健提升数值,进而避免出血风险。治疗思路围绕西医以及中医。特别是针对中医方面的治疗,很多病友口碑相传,觉得有病友吃了中医效果不错自己也去尝试,最后发现结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 吃完中药后血小板依旧低于20,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的病友,首先需要排除自身是否适合吃中医,以及看诊的是否是正规的医院,中医医生的经验资质是否靠谱。抛开这些来讲,经过临床调研及多方随访发现,中医治疗无效的病人多存在以下几种弊端与误区: ——对中医没耐心 中医相较于西医,起效是比较慢的,所以就有部分没耐心的病人吃中药半途而废,吃了中药几天血小板没升,就对中医抱有敌对态度,认为“没什么用”。确实有的中医起效快的几副就可以看到效果,起效慢需要一月左右,且需要看疗程的进度。 ——千篇一律的药方 这方面比较重要,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个体化的治疗,药方不是一概而论,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情况做合适的调治,而且药方也不能一味的从开始吃到底(预后巩固阶段另论)。中药治疗也是因人因病情而异的,别人适合的药方,放在另一个病人身上不一定有同样的效果。 ——只有调理效果 目前一些药堂,诊所,综合性血液科开的中药多是调理的效果,没有治疗的效用,这就导致很多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吃中药后血小板波动不大,数值在那个范围还是那个范围。需是围绕调治兼并的中医治疗思路才有望促进ITP的康复。 最后补充——目前相信偏方秘方的病友还不在少数。需要斟酌考虑,辨明后进行针对性科学的治疗,切勿因为不恰当的治疗方式耽误病情,引起其他的并发这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