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血常规:只是血小板减少,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正常。
2,出凝血检查:凝血正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不正常比较危险)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有时正常。
巨核细胞的核浆发育失衡,胞浆颗粒减少。
产血小板巨核明显减少或缺乏。
4,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G PALgM PALgA升高。
5,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Itp诊断鉴别标准:
1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微肿大
3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四项应具备一项
泼尼松治疗有效果
PALg增多
PAC3增多
血小板寿命缩短
5排除其他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6重症ITP标准: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Pit<10x10e9/L
假性血小板减少(多为采血时应用抗凝剂EDTA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红斑狼疮、类风关、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药物性血小板减少(阿司匹林、消炎痛、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利福平、肝素、奎宁、卡马西平、苯妥英钠)、HIV感染、脾亢、再障、MDS、TTP、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DIC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还有病毒感染后、化疗、放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方能诊断ITP。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