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过敏性紫癜究竟长什么样?
典型的过敏性紫癜是腿上突然出现的红点点,芝麻到绿豆大小不等,压着不会褪色,有时候摸起来稍微凸起,紫癜皮疹好发于体位的低位,就是说如果你站的时间多,那就两个腿明显;你要是老躺着,就会在屁股分布比较多。
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
1、皮肤症状
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皮疹的形态、色泽可有不同。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继而色泽加深,形成红斑。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由粉红色渐变成暗紫色,即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色泽变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迹。此外,尚有多形红斑和结节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见于头部、眼睑、唇部、手足、肾及会阴部。有时肿胀处可有压痛。
2、消化道症状
比较常见,可见于三分之二的患儿,临床称为腹型。腹痛最常见,多为严重绞痛,发生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患儿可有压痛。同时可有呕吐。继而可见血便,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吐血少见。常易误诊为急腹泻,特别在出现皮疹以前,为此而行剖腹检查者不在少数。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偶见发生肠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3、关节症状
约半数患儿可有多发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多见。关节周围有皮疹者肿痛更为明显。临床称为“关节型”。关节腔积液多呈浆液性。关节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变形。
4、肾脏症状
约有三分之一患儿发生肾炎,年龄越小发生越多,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一般出现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临床称为“肾型”。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居多,重症可发生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脑病。少数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压可持续2年以上。
5.混合型
单纯型合并其他临床表现。
6.其他
少数病人还会因病变累及脑部、眼部及脑膜血管而出现相关症状、体征。
因为皮肤表现往往是这个病最开始出现和最容易看到的,所以病人大部分首先到了皮肤科就诊。
肚子痛和肌肉关节痛是很明显也很难受的症状,而肾脏受损则暗藏在背后,病人可能感觉不到的,但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想要提前发现肾脏病变,需要密切随访尿常规,并且过敏性紫癜是非常容易复发的,每一次复发对肾脏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肾脏病变所带来的危害性大,所以这也是过敏性紫癜最需要重视的地方,因为有2%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当会发展到慢性肾炎,甚至最终肾衰透析维持生命的地步。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迁延不愈,疾病发展加重,过敏性紫癜会直接影响到肾脏方面的疾病,轻者紫癜性肾炎,重者发展成为肾病综合征以及尿毒症,死亡率占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