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看自己腹胀、纳差、面色不好,疲倦乏力。就认为自己有脾虚,然后会买各种健脾的中成药服用,但是往往因为不对症而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腹胀加重,口臭、长痘、甚至便秘。
如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很多人是分不清楚用法的。
从大范围讲,这两个中成药都有补脾的作用。但是具体来分析的话,两个药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
一、要对症服用中成药
二、分析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
1、归脾丸,是根据归脾汤制作的中成药。主要治疗心脾两虚,导致气血不足。
主要症状有:心血不足:导致心慌、心悸,自觉心跳厉害,不能自控。易受惊,受惊后心悸加重,记忆力下降,失眠,入睡困难,辗转反侧。
脾虚:导致易疲倦、感觉乏力,食欲下降,胃口差,面色黄无光泽。因为气血亏虚,气血无法荣养舌体,所以舌质淡红,苔薄白,气血亏虚,所以脉细弱。因为脾虚,脾不统血,脾不能保证血液在脉管正常巡行,导致各种出血、如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下血等。 如果如果舌质比较红,或者苔比较厚腻,脉不是弱脉的话,这说明体内有瘀血或痰湿阻滞,即使有上述症状,也是不能使用归脾丸的。
2、补中益气丸:根据补中益气汤制作的中成药。作用主要是补脾益气,对脾虚伴气机下陷各种病症可以使用。
主要症状有:头昏、神疲乏力,耐力、体力下降,腹胀、纳差。面色苍白、精神差。舌脉非常重要,一般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沉细,可以考虑使用。如果头昏,身体困乏,精神差,但是舌苔厚腻甚至苔黄腻,脉沉滑有力,这种情况是体内有痰湿比较重的表现。不能吃这种中成药的。
口干舌燥、上火便秘。都是乱吃药的后果。是人的错,而不是药的错。
三、辩证使用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
1、归脾丸与补中益气丸有相同成分: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所以都有益气补脾的功效。
但归脾丸的个性是:方中还有龙眼肉、茯神、酸枣仁、远志这几味药宁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
2、补中益气丸的个性是:方中还有升麻、柴胡、补气升阳,改善气机下陷症状,如头昏、乏力,内脏下垂、自汗明显,久泻、大便稀溏等等。
所以虽然都是补脾药,但是各有侧重点。使用时还要适应症,如果不辨证而胡乱使用的话,必然会出现不良反应。口舌干燥、上火长痘、腹胀、胸闷都有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