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女,24岁。血小板减少近10年,最初发现下肢出血点,骨穿诊断为ITP。之后一直反复服用强的松和中药。激素比较敏感,但是每次激素减到3片就没有用了,血小板会最低降到个位数。
2011年发烧近10天,没有感冒症状,就是发烧,最高近40度,期间住院化验免疫指标:抗核抗体ANA:1:320 ,其他阴性.乳酸脱氢酶520,血沉30.血小板一直上升(当时服用激素),单核细胞比率18,C蛋白反应高。当时输液利巴韦林和阿莫替丁好了。
高中时还出现一次月经不止,造成贫血,输了一代全血,打了一周雌二醇,好了。之后月经正常。
2017年2月化验了小肾功、小肝功、血常规、结缔组织全套、ACA+糖蛋白1抗体、C反应蛋白+补体。结果:血小板21,单核细胞比率15,其他血常规指标正常。小肾功、小肝功正常。ACA+糖蛋白1抗体正常。血沉25。抗核抗体ANA是1:320 ,抗核糖体pib-p是++,抗Ro52是++,抗NRNP是+++。其他阴性。没有关节疼和干燥症症状。
2020年春节以来基本没服用任何药物,血小板有时80左右,有时20左右,有时牙出血下肢出血点服用甲硝唑片2天就好了。
本以为这样不用服药,没有明显出血症状就不用吃激素了,心情好了。可是最近问了几个免疫科医生,都说是原来的ITP是结缔组织病继发的,目前血小板低必须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果激素依赖或者激素无效要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只有血小板正常了,没有症状了,才可以减停。
以往的用药经验:每次血小板降到个位数就服用激素6片,一个月后正常达到正常值开始减量,每个月减1片,4片时还可以保持正常,3片就开始低于正常值了,然后会一直降低到20左右。春节以来完全停药后会在个位数和70左右之间来回波动。 按照免疫科医生的意思,目前必须吃激素,这样就没办法停药了,只有按照正常值时的药量(4片)永远吃下去。这样岂不是对身体伤害太大了?
| |
 | |  |